澳門海岸線類型與利用情況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海岸線類型分為人工岸線與自然岸線兩個主類別,其中人工岸線為主要的組成部分,而自然岸線分為原生自然岸線及修復自然岸線,原生自然岸線包括砂質岸線及基岩岸線,修復自然岸線則包括自然恢復岸線及整治修復岸線。當中,自然恢復岸線指非經人工方式回復自然岸線形態的岸線,而整治修復岸線則指由人為措施再生自然岸灘生態功能的岸線。
澳門海岸線類型分類
按2023年修測最新的海岸線長度統計,人工岸線主要分佈在澳門半島、氹仔島北側與東側,總長度為67公里;砂質岸線主要分佈在路環島的黑沙海灘與竹灣海灘,總長度為2.2公里;基岩岸線分佈在路環島的南側及東側的部分區域,總長度為5.2公里;最新修測時本澳沒有自然恢復岸線;整治修復岸線分佈在氹仔島西側紅樹林種植區及生態保護二區沿岸位置,總長度為5.1公里。

澳門各區域海岸線類型分佈表


海岸線類型

總長度
(公里)

比例
(%)

澳門半島
(公里)

離島*
(公里)

新城A區
(公里)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
澳門口岸管理區
(公里)

新城C區
(公里)

人工岸線

67.0

84.3

18.4

37.1

5.7

2.7

3.1

砂質岸線

2.2

2.8

0.1

2.1

0.0

0.0

0.0

基岩岸線

5.2

6.5

0.0

5.2

0.0

0.0

0.0

自然恢復岸線

0.0

0.0

0.0

0.0

0.0

0.0

0.0

整治修復岸線

5.1

6.4

0.0

5.1

0.0

0.0

0.0

*離島(包括氹仔島、路氹填海區及路環島)

人工斜坡.jpg

人工直立.jpg

人工斜坡岸線
(澳門科學館東側)

人工直立堤岸線
(筷子基北灣)

砂質岸線.jpg

基岩岸線.jpg

砂質岸線
(竹環海灘)

基岩岸線
(路環島東南端)

 

整治修復.jpg

整治修復岸線
(西堤馬路海傍)

澳門海岸線開發利用情況

按海岸線的開發利用情況進行分類,本澳海岸線已開發利用岸線的類型分類主要包括工業岸線、交通運輸岸線、旅遊岸線、城鄉建設岸線及其他利用岸線五類,約佔海岸線總長92.6%;另外,未利用之岸線主要為基岩岸線、不具備觀光旅遊功能的砂質岸線等,主要分佈在路環島南部、氹仔島北側等,約佔海岸線總長7.4%。

澳門各區域海岸線開發利用分佈表

開發利用類型

總長度
(公里)

比例
(%)

澳門半島
(公里)

離島*
(公里)

新城A區
(公里)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澳門口岸管理區
(公里)

新城C區
(公里)

工業岸線

2.7

3.4

0.0

2.7

0.0

0.0

0.0

交通運輸岸線

20.3

25.5

3.6

16.7

0.0

0.0

0.0

旅遊岸線

14.3

18.0

4.6

9.7

0.0

0.0

0.0

城鄉建設岸線

33.2

41.8

9.6

12.1

5.7

2.7

3.1

其他利用岸線

3.1

3.9

0.0

3.1

0.0

0.0

0.0

未利用岸線

5.9

7.4

0.7

5.2

0.0

0.0

0.0

*離島(包括氹仔島、路氹填海區及路環島)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地圖繪製暨地籍局

電話:(853)2834 0040
傳真:(853)2834 0046
電子郵箱:mail@dscc.gov.mo
郵政信箱:澳門郵政信箱3018號
辦公時間: 週一至週四 9:00-13:00,14:30-17:45
週五 9:00-13:00,14:30-17:30
地址:澳門馬交石炮台馬路三十二至三十六號電力公司大樓五樓
QR碼:
最後更新日期:

[使用聲明] [私隱聲明] [網站地圖]
Copyright©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地圖繪製暨地籍局